最新文章
聯系我們
靈璧石為什么要聽聲音?
靈璧石為什么要聽聲音?如果你去靈璧石產區漁溝鎮的話,賣石頭的朋友一定會熱情地為你叩彈石頭,“聽,這個聲音!”為什么會有這一舉動呢?
咱們中國地大物博為什么只有靈璧石才發聲,可是別的石種卻很少把“音”作為獨立的審美對象。如果你這么想,那么你就撞到了古代賞石中的一個重要問題——聽音審石。事實上,聽音審石可以說是宋代賞石風氣的遺存。我們通常認為古代賞靈璧奇石的審美就是四個字——“皺、瘦、透、漏”。其實什么石頭好,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審美標準。況且四字訣雖然號稱是宋代米芾提出來的,但目前人們尚未在宋代文獻中發現相關記載??!
我們翻開宋代賞靈璧石巔峰時期的集大成之作,也是古代唯一入選《四庫全書》的賞石著作——宋代《云林石譜》,會發現宋代賞石的審美要素是非常多元的。最重要的當然是形,其次還有質地、聲音、色澤、紋理。與我們今天的“形、質、色、紋、韻”五大要素非常類似!
好的聲音應是怎樣的呢?我們從《云林石譜》上摘了幾條: 靈璧石:鏗然有聲。 永康石:叩之,聲清越。 清溪石:叩之,聲韻清越。 全州石:叩之,聲清越。 鏗然,就是敲擊金石所發出的響亮的聲音。清越,就是清脆悠揚。
同時代關于聲音還有很多記載,如: 范成大《靈璧石志》靈璧石“扣之鏗然,聲如磬”。 趙希鵠《洞天清錄集》怪石辨“靈璧石……扣之,聲清越如金如玉。”“英州出石如銅礦,聲亦如銅”。 通過這些記載,可以發現: (1)聲音確實是當時審石的普遍考察要素; (2)“金聲玉振”似乎是石頭好聲音的唯一標準。
聲音作為審美要素,首先是用來評判異種間的高下,如園林景觀石雖然形態宛轉,但聲音卻不如靈璧。其次,也被用來區分同石種中的優劣。陸游的《老學庵筆記》中說:好的英石質溫潤蒼翠,扣之聲如金玉。但采石的人常常秘而不宣,貢獻給官府的都是下等石頭,它們顏色枯槁,敲起來聲音像朽木。
你或許有這樣的疑問,為什么宋人如此關注“聲”?聲到底有什么重要的意義呢? 確實,當時的奇石,除了案頭玩賞外,也有很多是堆疊假山的大塊千層石塊。誰會在逛園子的時候,沒事敲聲兒聽呢?
我們猜想,再往后走,賞石之風更弱。人們的賞石知識從古書中得來,而書上出現頻率最高的就是靈璧石、太湖石、英石,其中太湖石不以聲音見長,英石又比較稀少,結果,只有靈璧石,頂著“天下第一石”“泗濱浮磬”的頭銜,萬古響亮著。
本文〈靈璧石為什么要聽聲音?〉就介紹到這里,相產品推薦點擊查看《龜紋石》